开门见山,千万不要把公共关系(PR)和市场营销(marketing)弄地泾渭分明;也就是说,没有必要分别设一个公共关系岗和一个市场营销岗。
为什么呢?社会化媒体时代,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。虽说公关更侧重品牌,市场营销更注重实际的销售转换;但是社会化媒体让一切传播介质崩塌,两个岗位都需直面消费者!
我们看到那些巨人型的大企业,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通常被设为两个团队或部门;于是,或互相掐架,或互推责任。但是,创业企业的优势是什么?小而美!好好利用自身轻盈的躯体吧,别在不知不觉间把自己弄地臃肿不堪。
建议创业公司,根据自己的产品与业务,将PR与marketing的岗位融合。只有融合,才能互通有无。“融合”归根结底是为了让这个人或小team,懂得如何向目标受众讲好故事,有效沟通;而不是:A,只想着怎么和媒体讲记者需要的故事。B,只想着赤裸裸地向客户推销。
所以,我更赞成把这个岗位定性为:企业传播负责人(communication)。“传播”的内涵是:交流。
创业公司什么时候组建市场营销/公共关系团队?
不少创业公司都是在产品定型,甚至成型后,才来招兵买马,组建传播团队。理由也看似情有可原:创业最重要的是什么?当然是产品(或服务)了!要不就是“无水之源,无木之本”。但在社会化媒体时代,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。
强烈建议创始人在决定创业时,就能集合市场营销的人才,让他们成为合伙人(可以以各种方式成为合伙人)。如果实在找不到这样的人,那就自己多读点市场营销(包括社会化营销)方面的书或文章,至少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。
为什么有此强烈建议呢?“互联网精神”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是:开放式参与。产品从设计开始,就要融入目标受众的意见、智慧,就要想到产品面世时,该如何和目标受众沟通?该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?注意,这里的“故事”不是在产品已成型后,市场营销人员再参与进来,挖空心思找故事,甚至编故事。
是的,在产品还没有投入生产时,就要注入“营销”的基因!
如果产品成型后,再来找市场营销掌舵人,会出现什么状况呢?市场营销人要被动地、从头到尾学习一遍你的产品为什么要这么设计?出炉过程?然后千方百计找其中的传播点?甚至本末倒置,牵强地找品牌定位。边找边纠结:哎,我觉得产品应该这么设计,这样能更好和打动消费者啊。
创业者们,不要把市场营销人员当成后期的“促销者”,他们也是产品的缔造者!和第一点一样,这也是创业公司的优势。大公司要上市一款新产品,要经历繁冗的程序,但小公司可以轻盈地完成这一切。
推荐阅读:三招帮你选对晚会活动主持人